今天,当我们站在这里回望106年前的五月四日,耳边依然能听见北平街头震彻云霄的呐喊。一群平均年龄仅23岁的青年学生,用热血点燃了反帝反封建的火炬,用脊梁撑起了民族觉醒的旗帜。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更是一代青年用行动诠释的责任与担当。
五四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八个字,在百年风雨中始终指引着中国青年。从西南联大师生徒步三千里的教育长征,到钱学森突破重重封锁归国铸剑;从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创业者勇立潮头,到今日航天团队平均年龄33岁的“嫦娥”探月工程,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在用行动证明:青春的选择,永远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当代青年,正站在历史的新坐标。当我们谈论”躺平““内卷”时,更应看到北斗团队中90后工程师调试卫星的专注目光;当我们在虚拟世界畅游时,不能忽视大山里95 后教师点亮乡村课堂的执着坚守。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像黄文秀那样用生命丈量扶贫路的践行者,像苏炳添那样不断突破“亚洲极限”的拼搏者。
让我们以行动续写五四华章。在实验室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深夜灯火中,在乡村损兴田间地头的汗水里,在国际舞台掉卫中国尊严的铿锵发言时,处处都是青年人的战场。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救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本周升旗仪式的班级是:2401班
升旗手:蔡昊辰
护旗手:李帅
方队:马兴旺 田智伟 许振皓 徐浩
国旗下演讲:王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