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设立。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钟声长鸣,山河同悲。国家公祭日,是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沉痛悼念,更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
那一段黑暗岁月,三十万同胞惨遭杀戮,血雨腥风,浸染了金陵古都。历史的伤痛如刺,深深扎进民族的脊梁,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和平来之不易。
“
如今,我们站在岁月的这端,回望历史的硝烟。祭奠,是为了传承记忆,不让真相被掩埋;铭记,是为了汲取力量,不让悲剧再重演。每一次的缅怀,都是对生命的敬重;每一次的反思,都是对和平的守护。
让我们在国家公祭日,携手共祈和平。愿白鸽飞翔于世界的每一片天空,愿战火不再,愿苍生安宁。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在和平的道路上,用行动捍卫正义,用团结凝聚力量,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永不落幕。
国家公祭日,
铭记南京殇。
那是黑暗的深渊,
三十万生命凋零。
以史为笔,
蘸满沉痛,
绘就和平愿景;
以念为光,
穿透阴霾,
照亮前行方向,
永志不忘,
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