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校园防控方案

办公室
2021-11-11
来源:

为进一步提高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范和处置能力,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原则,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疫情状况,有效应急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传染病,防止疫情传播扩散,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维护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控意识。

2.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4.所有教职员工必须做到“十必须”,学生“六做到”。

二、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原则开展工作。

(一)加强日常监测,各班主任负责晨午晚检,每天及时上报学校。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教室、专用教室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三)通过网络、广播室、电子屏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督促和组织师生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非必要不聚集。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三、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建立保障机制

学校成立校领导(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领导组、信息联络组、安全后勤保障组、消毒组、宣传和心理疏导组,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

实施应急措施

如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含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学校应立即启动新冠应急预案应急响应。

(一)发现疑是症状时,应立即引导病例到隔离留观室进行留观并监测,联系疾控部门初步排查后,联系120车辆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治。

(二)配合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隔离,确定密切接触者。根据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居家)医学观察工作。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班主任、校领导等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着一次性医用手套。

(三)学校各应急小组(疫情防控领导组、信息联络组、安全后勤保障组、消毒组、宣传和心理疏导组)各司其职,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启动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卫生健康部门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1. 疫情防控领导组:由王柳校长兼任组长。及时跟上级部门联系,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做好防控工作;快速协调各组成员、物资等。启动涉疫区域封锁措施,在保障正常的生活物资供应下,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出,督导疫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2. 信息联络组:由办公室王太滨主任兼任。掌握病例的活动史、人员接触史,掌握重点人群名单、医学观察人员每日健康情况等信息。负责信息的收集、上报、处理和传递等工作,确保信息上报渠道畅通。负责实时记录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提供真实材料,按规定拟稿上报。

3. 安全后勤保障组:由学生处邹颖硕处长兼任安全保障组长;由办公室王超老师兼任后勤保障组组长。提供所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负责保障校内餐饮、生活饮用水。在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立即启动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校园,做好在校师生生活保障。必要时,根据卫生健康部门建议,在校内设置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加强校园巡查管控,及时停止校园群体性聚集活动,及时处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及时处置涉校舆情事件。

4. 消毒组:由学生处邹颖硕处长兼任。要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按国家和省的消毒指引,做好病例所在宿舍(公寓)、教室等疫点、公共场所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做好校园其他区域的保洁和消毒防疫工作;加强校园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上课期间每日对教室、食堂、实验室、计算机房、图书馆、会议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各教室和食堂入口要配备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卫生间配备洗手液,指导和督促师生做好手卫生。

5. 宣传和心理疏导组:各班级班主任负责自己班级学生。负责疫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健康教育工作。疫情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冠防控知识,告知师生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勤用流动水洗手,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并妥当处理废弃纸巾;促进全体师生严格规范个人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密切家校沟通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稳定家长和师生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当病例已得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观察14天期满并核检阴性,后续无新发病例,环境得到有效消毒,经卫生部门评估,由疫情防控领导组决定终止响应。

四、具体要求:

(一)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新冠病毒肺炎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并提交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假期期间要做好自身的体温监测,不到中高风险国家、地区旅行,返连后及时向学校及所在社区报告,按照要求做好隔离及核检工作。

(二)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新冠病毒肺炎,及时向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汇报,并逐级上报;学生出现新冠病毒肺炎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疫情处置小组成员护送去医院,就诊途中不能乘坐公共 交通工具,防范交叉感染。教职工出现传染病,值班领导立即通知其家属护送去医院。

(三)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晨、晚检制度,对发病学生及早隔离,学校各班级、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的疫情通报。

(四)加强对缺席人员的追踪、监测和管理且要做好记录。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专用教室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五)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必须进入的必须查码、测温、登记;在市区明令封控期间,所有必须入校人员需持24小时内核检阴性报告方可入内。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六)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对存在学生或老师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的班级或场所要及时做好撤离、隔离和消毒工作。确保卫生间通风良好,洗手设备正常运行,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有效。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6次,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的消毒至少每两小时1次,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肥皂),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保持地面、洗手池无污垢。

(七)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废弃口罩应设置专门垃圾桶。每天对垃圾存放设施进行清洁消毒。餐厨垃圾处置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

(八)由柳玉伟老师对食堂员工进行测温、登记,建立测温台账,持续记录每个人的体温状况。员工体温正常方可进入食 堂,上岗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洗手消毒,时刻佩戴口罩,口罩要及时更换。建立食堂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每日出勤人员姓名、身体状况、工作岗位、 居住地址等。加强集体宿舍管理,做好防护和清洁消毒。

(九)所有师生员工必须在返校前14天返连并监测自身体温,外市返校师生要提供返校前48小时核检阴性报告方可入校。

(十)做好学生新冠疫苗接种的统计工作,对无特殊情况的师生员工要做到应接尽接。对社区组织的核检要求在校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对漏检者责令其停工停课自行去核检,持核检阴性报告方可返工返校。

(十一)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外出釆购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严禁采购和制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原料供应商选择、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和加工用具的清洗消毒要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密切关注原料供货商所在地的疫情变化情况,如原料供货商有员工确诊,根据相关防控规定对已釆购原料封存待查。

(十二)严格落实国务院和本市关于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的有关要求,执行防控措施,不购买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以王柳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新冠病毒肺炎突发事件组织机构,具体负责突发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安排相关人员,学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六、责任追究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上级下发文件要求,学校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学校校长是本校校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卫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相关处室负责人是安全卫生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卫生安全事故者,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注意事项

1.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学校要做好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抚工作;要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要形成详细的疫情报告,对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对在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中有突出表现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疫情防治过程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拒不接受工作任务,借故推诿拖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疫情报告需要向外发布,必须经过学校允许,个人未经学校统一不得擅自对外发布。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学校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大连时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21年11月11日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在线表单
免费回电